• <li id="ggggg"></li>
    <li id="ggggg"><tt id="ggggg"></tt></li>
    <li id="ggggg"></li>
  • 您現在的位置: 海洋中國 > 

    “蛟龍號”完成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最后一潛

    發布時間:2024-09-12
    放大縮小

    新華社“深海一號”9月11日電(記者 王聿昊)“維嘉海山是一座科研人員已經較為熟悉的海山,但今天的下潛依然令人印象深刻……海星、珊瑚等生物在海山山頂集中分布?!笨瓶缄爢T高偉參與了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最后一潛,走出“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載人艙,他激動地向中外科考隊員分享今天的下潛見聞。

    9月11日,科考隊員張珊對下潛中采集到的生物樣品進行觀察分析。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

    船時11日13時51分,“蛟龍號”在西太平洋海域維嘉海山結束5個半小時的海底作業,載著潛航員趙晟婭、張奕及科考隊員高偉,從水深1783米的海底上浮。船時15時10分,“蛟龍號”回到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后甲板,標志著本航次科考的18次下潛任務圓滿完成。

    這是結束下潛返回“深海一號”船后甲板的“蛟龍號”(9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

    本次下潛帶回的生物樣品十分豐富,包括海星、海綿、黑珊瑚、海百合、海筆、海膽、海蛇尾等。下潛中還采集到16升海水、2塊礫狀結殼以及底層沉積物樣品,完成了環境參數測量,拍攝了大量海底視頻資料。

    這是下潛中采集到的金柳珊瑚樣品(9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

    主駕駛趙晟婭告訴記者,今天的下潛中,“蛟龍號”在海底航行3.8公里,從水深2000米爬升至1783米?!拔覀冊诤I缴巾敯l現了一只長有六個腕的海星,成為最后一潛的意外驚喜?!?/p>

    9月11日,“蛟龍號”結束下潛返回“深海一號”船后甲板。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

    航次首席科學家、國家深?;毓芾碇行母敝魅卧S學偉表示,航次起航以來,“蛟龍號”已在西太平洋多處海山和海盆開展18次下潛作業,搭載了數十名中外科學家探索深海。中外科考隊員共同參航、共同下潛、共享樣品、共享數據,有力推動了深海生物多樣性和環境保護研究。

    9月11日,中外科考隊員在下潛結束后合影。新華社記者 王聿昊 攝

    文章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孫玥

    相關閱讀

     
    分享到:
    20K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網站無障礙
    最新不卡无码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