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ggggg"></li>
    <li id="ggggg"><tt id="ggggg"></tt></li>
    <li id="ggggg"></li>
  • 您現在的位置: 海洋中國 > 

    守護海洋家園 我國海洋生物多樣性顯著提高 生態環境狀況穩中趨好

    發布時間:2023-06-09
    放大縮小

    根據生態環境部最新發布的《2022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穩中趨好。2022年,全國國控點位海水水質監測結果表明,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占管轄海域面積的97.4%,我國海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納入監測的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中,連續兩年消除了“不健康”狀態。

    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 張志鋒:整個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各個指標連續幾年處于穩定向好態勢。

    為了更好保護海洋生態,我國持續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全面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全國設立海洋自然保護地145個,涉及面積791萬公頃。濱海濕地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不斷提升,海岸帶生態安全屏障得到進一步鞏固。

    海南陵水:保護珊瑚礁生態系統 守護海洋家園

    各地也在積極行動,保護海洋生態。這兩天,在海南陵水分界洲島,一場特殊的水下“植樹造林”正在進行。海洋專家和島上工作人員潛入海底,將折斷的珊瑚枝條綁縛在海底的保育苗圃,進行救助移植。同時,可以看到,在不遠處的其他苗圃上,之前移植的珊瑚長勢良好,不時有魚群穿梭其中。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副研究員 李元超:除了野外的修復,我們還在室內開展了人工繁育。

    通過科學、細致的保護修復,分界洲島海域環境有了很大改善,生物多樣性顯著提高。

    用鏡頭呈現海洋之美 傳遞環保理念

    這兩天,海南三亞的蜈支洲島舉辦水下攝影公開賽。來自各地的水下攝影師、愛好者們在蜈支洲島海域多次下潛,探索海底的迷人風光,追蹤海底的可愛生物,用微距鏡頭展現海洋生態環境。各式各樣的作品不僅呈現出了海底秘境的美麗,同時也將保護環境的理念傳遞到大家心中。

    海南省三亞市蜈支洲島工作人員 馮超:通過這些作品,能夠讓全國觀眾感受到海底生態的豐富斑斕,以及我們要關注海洋生態保育。

    福建東山:海下“清道夫” 守護美麗海灣

    而在福建漳州市東山縣,從2020年起,海洋保育組織常年在東山海域打撈海底垃圾,擔當起海下“清道夫”的職責。每到周末下午的退潮時間,在能見度較好的情況下,志愿者歐漢超就會和他的伙伴們來到海邊,潛入六七米深的海底打撈海底垃圾。

    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海洋保育協會志愿者 歐漢超:以前,我們在海底經常會遇到很大的漁網,我們叫它幽靈網?,F在海里基本上沒有很大的漁網了,每次下去打撈上來的垃圾越來越少。


    文章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分享到:
    20K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中國網官方微信
    網站無障礙
    最新不卡无码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