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ggggg"></li>
    <li id="ggggg"><tt id="ggggg"></tt></li>
    <li id="ggggg"></li>
  • 您現在的位置: 海洋中國 > 

    海洋生態修復國家標準開始發布

    發布時間:2022-04-15
    放大縮小

    近日,GB/T41339《海洋生態修復技術指南》系列國家標準的第1部分(總則)和第2部分(珊瑚礁生態修復)已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發布,將在2022年10月1日起實施。

    《海洋生態修復技術指南》系列國家標準由自然資源部提出,從統籌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作的主體職能出發,力求解決我國海洋生態修復工作長期缺乏具有總領性統一性的技術指導規范的現實問題。在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的指導下,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作為全國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與保護分技術委員會的依托單位,于2018年開始負責《海洋生態修復技術指南》系列國家標準編制的方案設計、任務分工、組織協調、標準起草、方法驗證等各項工作。

    《海洋生態修復技術指南》系列國家標準由“1﹢5”共六部分組成,即總則及珊瑚礁、紅樹林、海草床、濱海鹽沼和海灘生態修復,此次發布的是第1部分和第2部分。GB/T41339.1-2022《海洋生態修復技術指南第1部分:總則》提供了普遍適用于各類海洋生態修復的基本原則、總體流程、分析診斷、方案制定和方案實施的指導和建議。該部分由海洋三所、中科院南海所、中科院海洋所、南京大學共同起草。GB/T41339.2-2022《海洋生態修復技術指南第2部分:珊瑚礁生態修復》確立了珊瑚礁生態修復的工作流程和技術內容。該部分由中科院南海所、海洋三所、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共同起草。

    2022年3月31日,海洋三所副所長陳彬受邀在國家標準發布專家媒體對接會上對兩項標準進行了解讀。他指出《海洋生態修復技術指南》系列標準作為我國海洋生態修復技術標準體系的核心,是科學指導和規范我國沿海各地實施海洋生態修復工程的重要技術依據。該系列國家標準的陸續發布標志著我國海洋生態修復工作步入新發展階段,有利于促進我國海洋生態修復技術發展,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筑牢海岸帶生態安全屏障,對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海洋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文章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責任編輯:孫玥

    相關閱讀

     
    分享到:
    20K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中國網官方微信
    網站無障礙
    最新不卡无码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