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8日從海南省休閑漁業協會獲悉,該協會近日發布《海南省休閑漁業(海釣)行業自律行為規范與準則》(試行)(下稱《行為規范與準則》),該文件系中國首部公開發布的休閑漁業系統性行業自律行為規范文件。
《行為規范與準則》從行業自律的角度出發,對釣場、運營企業、休閑漁船、從業人員、海釣行為、安全生產、環保等幾個方面的行為活動做出安全規范,對于解決當前行業無序經營的狀況,強化安全生產,確定安全標準,規范服務行為,做好行業自律服務等具有重要意義。
海南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漁業資源。海南省休閑漁業協會副秘書長徐偉彬表示,海南的休閑海釣,除了對專業海釣客之外,對絡繹不絕的大眾游客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海南方興未艾的休閑海釣產業與活動,迫切需要行為規范操作守則的自律約束。
《行為規范與準則》倡議,休閑漁業(海釣)運營單位應當為自有和掛靠本單位的休閑漁船統一辦理船舶財產保險、第三者強制險及相關責任險,為水上作業人員購買人身保險,個人休閑海釣者海釣時應當購買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行為規范與準則》明確,在釣場內進行海釣活動需持有海南省休閑漁業協會發放的會員證,并按規定進行登記報備。在釣場以外海域進行休閑垂釣體驗活動的游客可不辦理會員證。
《行為規范與準則》提出,海釣者須在主管部門指定釣場進行垂釣,禁止違反會員證載明的可釣魚類、標準、限額、區域、季節等規定進行海釣。
海南省休閑漁業協會海釣分會會長劉遠表示,《行為規范與準則》在助力漁民轉產轉業示范性探索方面,做了積極有效的探索。例如明確休閑漁業運營單位應對工作人員進行上崗前培訓,對本地漁民進行轉產職業技能培訓,持證上崗。鼓勵優先聘用本地轉產漁民和漁民子女作為從業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