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ggggg"></li>
    <li id="ggggg"><tt id="ggggg"></tt></li>
    <li id="ggggg"></li>
  • 您現在的位置: 海洋中國 > 

    香港科技大學的新發現有望減緩全球變暖的現狀

    發布時間:2019-10-11
    放大縮小

    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團隊近日揭示了環保細菌藍綠藻被一種名為噬藻體的病毒殺死的機制,這項新發現有望提升藍綠藻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未來將有助于減緩全球變暖。

    據科大研究人員介紹,藍綠藻在海洋中進行光合作用為海洋生物提供氧,地球逾20%的二氧化碳經由藍綠藻吸收。然而,全球每天有近一半的藍綠藻因被捕食或受病毒感染而死亡,其中噬藻體病毒每天殺死全球總量約五分之一的藍綠藻。

    科大海洋科學系副教授曾慶璐領導的研究團隊花了5年時間,利用實驗室培植的噬藻體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藍綠藻通過光合作用生產的能量,成了噬藻體感染藍綠藻的燃料,讓噬藻體在日間完成所有足以破壞藍綠藻細胞結構的感染過程,導致藍綠藻在晚間分崩離析。這是科學家首次發現這種病毒具有晝夜節律。

    曾慶璐表示,通過了解日夜循環如何控制噬菌藻的感染過程,能幫助降低藍綠藻被感染的風險,增加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從而有助于減緩全球變暖速度。

    曾慶璐說,很多人類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致,現在發現了病毒感染受生理節律和晝夜循環影響,相信能為對抗人類病毒藥物的研究帶來新啟示。

    該項研究成果已于科學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

    文章來源:新華網 海洋知圈
    責任編輯:葛蕾

    相關閱讀

     
    分享到:
    20K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中國網官方微信
    最新不卡无码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