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ggggg"></li>
    <li id="ggggg"><tt id="ggggg"></tt></li>
    <li id="ggggg"></li>
  •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海洋中國

    海洋三所海洋生物遺傳學科強 博士碩士都有機會

    發布時間: 2015-07-13
    放大縮小

     

    高校博士團成員參觀海洋三所鯨豚館(攝影 中國網/馮竹)


    全國最大的灰鯨標本向公眾免費開放

    談到生物樣本,無疑是博士生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的博士向我們介紹說:“海洋三所有一個國內最大的灰鯨標本?;姻L是一種每年來往攝食區和繁殖區的鯨,為瀕危動物。它們一般可活五六十年,曾一度被稱為“魔鬼魚”?;姻L是最古老的物種之一,在地球上已有約3000萬年的歷史。在海洋三所的灰鯨長13米,重達21噸,是迄今中國海域擱淺及捕獲記錄中個頭最大灰鯨。在鋼架的支撐下,灰鯨標本“浮游”在空氣里,如同游弋在大海深處一樣。這個龐然大物,雖然沒有了生命,但還是栩栩如生。

    畢業于海大的博士生學姐為學弟學妹講解展館(攝影 中國網/馮竹)


    海洋文化倡導者:水下文物保護 APEC藍色經濟論壇牽頭人

    在水下文物勘探與保護方面,海洋三所與國家文物局開展系列合作,在南海一號的沉箱內采集柱狀沉積物樣品。

    對外合作方面,APEC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建在海洋三所,李克強總理為此專門發來賀信。2014年,中心主辦了主題為“構建亞太海洋合作新型伙伴關系”的第三屆APEC藍色經濟論壇,協辦了APEC海洋部長會議,會議重點討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防災減災、海洋在糧食安全中和相關貿易中的作用、海洋科技創新、藍色經濟等四個議題。與前三屆會議相比,本次會議通過了《廈門宣言》。

    此外,海洋三所牽頭完成《全國海島保護規劃》,主持開展廈門周邊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規劃等。在服務海洋防災減災應急,風暴潮、臺風預警預報方面,三所參與建設海洋環境動力學的立體監測系統,進行優化運行,建立了數據庫,存儲數據并進行演示,也為海洋污染災害應對,包括在項目附近的沉船,污水處理廠的泄露,九龍江流域水環境安全等做了多項工作。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文章來源: 中國網
    責任編輯: 葛蕾
     
    分享到:
    20K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最新不卡无码AV网站